我之前有寫過一篇文章說明,為什麼經營 LinkedIn 不該只追求「爆量的關注數」,如果你不是想要成為LinkedIn KOL,只是想要藉由 LinkedIn 平台「建立自己專業形象」,好幾萬的關注不是該追逐的目標,那麼要追求什麼呢? 我的答案是:用關注數的「增幅」,來檢視自己是否逐步累積個人品牌。
LinkedIn 使用者的閱讀習慣
LinkedIn 使用者的閱讀習慣偏好「看完文章貼文分享、但不反應」,因為互動可能會有點尷尬。我覺得最大原因是 LinkedIn 大部分的人都是實名制,除了知道你的姓名,還可以知道你任職公司,甚至你認識的人是誰。
對大多數人來說,留下觀點和足跡會感到壓力。除非那篇文章有一定的互動數,因為群眾心理,大家對於按讚留言才會放下戒心。有時候你甚至沒仔細看,看到 300 個人讚,你也會跟著讚。
發文者的困惑
但對於發文者而言,「互動數」的確會讓人感到疑惑。可能兩篇你覺得內容差不多的貼文,實用程度也差不多,但流量卻差好幾十倍。有時候這跟你內容的「真實價值」無關,很可能是因為群眾心理。最後你的貼文數據,流量多的可能就只佔總貼文數的 1%,呈現長尾分布。
「不互動」這件事情,說真的會讓創作者心很累。要突破互動瓶頸,的確不容易。YouTube 已經把「留言者 ID」改成一段亂碼,讓創作者和瀏覽留言的人很難記住「留言者」是誰。雖然這可能會造成許多匿名酸民肆無忌憚地留下惡意言論,但可以讓互動狀況提升。
我以數據分析師角度覺得:YouTube 用這樣方式刺激互動度,還可以包裝成隱私保護和平台公平性,真的很聰明(為產品經理大聲鼓掌)。
LinkedIn 的特色與挑戰
LinkedIn 的特色是實名制,除此之外,還連結了你的「任職公司」。你最不熟的人像是同事主管,可能會看到你的互動,光想到這一點就讓人不太敢留言。所以真的是沒人看嗎?我更覺得是 : 會看,但不互動。
如何解讀流量?給新手的建議
我以數據分析師的角度,分享我的看法。如果你有不一樣的觀點也歡迎跟我分享。
如果你剛開始想用 LinkedIn 經營「個人品牌」,當你發布了一則貼文後,不要太過在乎那篇貼文的「曝光次數」、「不重複瀏覽次數」、「按讚分享數」。
建議先以每週一篇貼文,連續發四週,共四篇貼文,把 28 天當作「一個觀察區間」。然後再看「新關注人數」比起前一個 28 天,成長比例為多少。
個人品牌建立更重視「時間累積性」,因為大家覺得從貼文裡看到你的觀點不錯、你的內容有價值,基於不想錯過的心態,就會想關注。但讀者也不會因為看到你只發一篇貼文,就衝動關注。
讀者的關注過程
通常讀者關注你的過程如下:
- 從動態牆上看到你的一篇貼文
- 覺得內容不錯,引起興趣
- 點選你的頭像
- 進入你的個人頁面
- 瀏覽你的經歷背景
- 查看你發布的歷史動態貼文(大約兩三篇)
- 如果覺得真的值得關注,才會: • 點選「關注」按鈕 • 或是建立人脈連結
這個過程顯示,讀者通常需要看到”多篇”優質內容,才會決定關注你。因此,持續產出有價值的貼文非常重要。
所以如果你參加了我的LinkedIn課程,我真的很希望你至少寫出三四篇讓我改,我也很想要看到有效果。
衡量成效的指標
過去 28 天的新關注數成長百分比,這個數字絕對是正數,創作者會比較有動力。我的學生在貼文課後,一個月期間,我會建議產出四篇貼文,期望是能會比前28天增加 10% 以上,有的甚至會增加一倍以上。
這個數字可以檢視你的發文,是不是真的有在為你累積你要的形象,也就是別人對你的印象、你的個人品牌。
結語
如果你真的很希望能夠知道怎麼運用 LinkedIn,幫助你建立專業形象、和市場保持接觸,並獲得額外的機會,擁有你職涯的掌控權,可以參考我的 LinkedIn 個人品牌文案課程,私訊我獲得更多課程資訊。
最新課程:https://www.accupass.com/event/2409211048474106870060
📌 我的服務:
✉️ 信箱: brand.pulse.su@gmail.com
免費訂閱個人品牌專欄: https://lnkd.in/ggurDwY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