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在用 LinkedIn 經營個人品牌,可能會在想:到底要日更、週更、雙週更,還是月更?
先來個小測驗:回想在 LinkedIn 上,你印象最深的專家是誰?有沒有同領域的?找不到也沒關係,指出任何讓你有印象的人都可以。
你會發現一個共同點:這些人之所以讓你印象深刻,就是因為他們一直在分享內容。
經營個人品牌可不是靠一篇文章就能搞定的。
專業感是要持續輸出才能累積。從讀者角度看,很難記住一個偶爾輸出的創作者。
你可能寫了三篇文章,但人家可能只看到其中一篇。
所以要在讀者心中建立形象,發文頻率絕對不能低於每月一篇。我認為週更是最佳選擇。
你可能會覺得『雙週更』壓力比較低,但寫作就像運動:一週運動兩次,絕對比一個月運動一次還要能簡單。當頻率過低,超容易就中斷習慣。
人是習慣的動物,做得越頻繁,就越容易上手。
我剛開始打算想要分享「如何寫LinkedIn貼文」時,我給自己訂下『每週發表兩篇』的目標。
但說真的,這目標真的很危險。一篇有內容的文章至少要花一小時創作,對我而言不只是寫,還要把邏輯和觀點講清楚,這樣才能讓讀者產生共鳴。
一開始為了避免停更危機,我會趁有空就寫文章,避免一忙起來,中斷發表,讀者就忘記我了,所以我的文章庫存盡量維持在四篇以上。
但後來我發現,寫作最困難的是確立『觀點』。
因為通常下班後腦袋很累,就算有時間也寫不出東西。
所以我開始嘗試:先把邏輯清晰的點子記下來,這樣即使腦袋很混亂,也能趕快把文章寫出來。例如,走在路上,我突然想到「啊!這個可以是一篇文章」,我就立刻拿出隨身筆記本或者快速用手機紀錄這個「寫作點子」。
我的每個點子都會由兩個問題組成:
(1) 我想說的觀點是什麼?
(2) 我用什麼例子可以說服讀者?
把想分享的「觀點」記在筆記本,這些都是文章的半成品,後續「產出完整文章」就可以輕鬆很多。
這招幫我解決:找時間寫作的瓶頸。
現在我不再強求庫存,反而很重視收集靈感點子。
以前需要腦袋很清晰才能寫;現在有了「觀點清晰」的半成品,身為晨型人的我,晚上也能快速寫出一篇文章,真的有效降低我的產出壓力。
對想分享專業但擔心寫不下去的人,這方法或許能幫你穩定創作,推薦你試試看。
⭐️ 感謝你的閱讀,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,歡迎分享給其他人。若你有寫作需求,歡迎私訊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