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生怎麼經營LinkedIn?

當畢業後出了學校,大家會在自己各自的工作岡位上發揮,而你曾經的同學所在的產業和領域可能和你差非常多,如果你早在學校已經互相加LinkedIn,你LinkedIn人脈圈的組成,就不會被限縮在相同領域,能接觸的消息更加多元。

個人品牌的力量

品牌的力量很強大,一旦建立了品牌印象,不用花廣告錢都可以讓客戶掏錢。而且客戶會認為選擇這個商品是「出自他個人意願與想法」。好的形象讓你甚至不用寫履歷,就可以在「茫茫履歷海中勝出、優先獲得面談機會」......

個人品牌第一步:清晰的人設

混亂的人設會嚇跑人資和獵頭。所以「以自己想法發文」這絕對不是好的個人品牌經營策略。還不是大咖前,不要隨興寫文,除非你就真的只是想玩LinkedIn,有好機會流失也無所謂.....

禮貌地交流與連結人脈

這個情境也可以延伸到你參加一個講座、課程,講者內容讓你收穫許多。當你寫了一篇「有觀點」的心得文後,如果講者剛好有在LinkedIn上發表該次活動的資訊,你可以在貼文底下留言,展開上述的人脈連結機會....

用LinkedIn貼文幫你提高身價

你買「市值型」股票的時候,除了參考過去財報,還會關注未來上漲的潛力。公司是如此,個人也是如此。如果你想要提高自身的市場身價,除了好好在現職努力做出成績,也要讓市場看到你的潛力......

LinkedIn與其他社群最大差異

「先有私交,才加好友、關注」的社群平台(例如Facebook、IG),只是同溫層或現實人脈圈搬到網路上,這些社群存在目的並非「幫你破圈」,而是「幫你維持既有人脈關係」。LinkedIn則是完全相反,你需要的是「沒有私交的人關注你、建立關係」.....

如何寫出一篇可以建立人脈的貼文

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害羞和懶得社交,想要用LinkedIn與陌生人建立【共通話題、相同連結】就必須持續寫出「令人產生共鳴的貼文,讓別人主動關注」。
『一個有亮點的貼文,或許能獲得很多讚。但持續產出有共鳴的貼文,則會想讓人關注』......

如何降低轉職的風險

畢竟有些話,面試者也不適合跟「面試主管說明」,面試通常是確定「人選能提供的價值與職務需求的契合程度」,那個場合大家聊的都是公事,「心中的靈魂拷問」有可能往往也要到接到offer,你才開始苦思、糾結......

如何把「小事」寫成有意義的貼文

你在工作上需要和別人合作來達成「公司的目標與要求」,所以如果你只看你的那一段,你當然會覺得這是小事或者看不出價值。如果連賈伯斯都看不出「單一個點」的意義了,那我們一般人應該也很難看出來......

不要逼自己日更LinkedIn

LinkedIn平台並沒有特別在乎每日更新。LinkedIn的存在目的是讓「小人物透過社群力量,從人脈網絡獲得機會」,可是人脈建立還是基於「價值交換」,不是「刷存在感」就能得到人脈......

幫自己貼標,從履歷海中脫穎而出

我當主管招募新人時,那些「第一輪篩出的履歷」,長得幾乎一模一樣。總之,每個求職者都「如此恰好,剛好所有經歷都符合我們需求」。我在想,是不是因為「調整履歷,以符合職缺的工作描述和職位需求」已經成為基本常識......

LinkedIn「關注人數」其實不重要?

覺得「關注數就是個人品牌經營的成效」,是因為把經營IG的邏輯延伸到了LinkedIn上面。其實大部分的人經營LinkedIn為的就是「人資與獵頭找上門」,受眾是【獵頭或人資】。但獵頭並不會特別因為「這個人關注數一萬,所以應該是個好人選,一定要接觸他」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