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人在 LinkedIn 上持續發文,但卻不知道該如何衡量自己的專業形象。畢竟沒有一個標準,總覺得有點心裡沒底:「每天這樣寫,到底是有沒有用啦~」。
之前我有提過,讓讀者訂閱電子報是一種檢驗個人品牌的方式,因為願意訂閱代表他們認可你的內容價值。不過,這門檻確實很高,畢竟大多數人對於訂閱電子報都很謹慎——每週收到一封信件,多少還是會有點負擔,除非真的信任你。
所以,如果你不打算成為**「超級活躍的創作者」**,那還有什麼其他方式可以檢視自己的個人品牌是否建立起來了呢?
一、專業問題諮詢:當你的內容開始吸引對的人,會有人主動來問你問題
當你的專業主題成功吸引到目標受眾,最直接的證據,就是有人會私訊你、詢問相關問題。
舉例來說,我的定位是**「LinkedIn 個人品牌貼文教練」**,所以我期待收到的問題會是:
✔ 「貼文怎麼寫?」
✔ 「貼文應該要寫幾個字?」
✔ 「為什麼我的 LinkedIn 貼文沒有成效?」
但如果有人問我:「該怎麼準備面試?」「履歷怎麼寫?」甚至「如何做好時間管理?」這些就不是我的專業範圍,代表我的品牌形象還不夠清晰,或者我過去的內容讓大家誤以為我專精這些領域。
所以每次只要有人問我關於「寫文章」的觀點、「如何用LinkedIn貼文建立專業形象」的問題,我都會感到很開心!
二、選題要精準,避開過度競爭的話題
但讓受眾主動來問你專業問題,這其實沒那麼容易。選題時要特別小心,尤其對我們這些普通上班族來說,找到一個小眾且專精的切入點至關重要。
許多人在 LinkedIn 發文時,習慣選擇大家都熟悉的主題,比如求職技巧、職場心法等。但問題是,這些話題已經被討論得太多,你的內容很難脫穎而出。
我如果寫這種內容大概也是沒人會有印象。就好比在一個大菜市場裡,100 個賣家都在賣同一種水果——你要怎麼吸引買家注意?
成功的個人品牌關鍵:建立獨特且有深度的專業形象
當你開始收到的詢問問題,越來越聚焦在你的核心主題,甚至提問者認為「這個問題只有你能回答」,那恭喜你!你已經成功建立了個人品牌。
但這並不是靠運氣,而是主動經營的結果。如果你持續專注在自己的專業定位,保持內容的一致性和深度,你的個人品牌就會越來越清晰,最終成為這個領域裡「想問問題時第一個會想到的人」。
謝謝你的閱讀,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訂閱關注、分享給朋友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