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「寫作」這件事,是很孤獨的。
我記得小時候很喜歡寫作,因為老師總是苦於找不到人參加作文比賽,所以我常常被派去參加。雖然寫作對我來說很簡單,但卻很少人知道我有這項專長。
因為,寫作不容易被「看見」。
不像朗讀或畫畫,寫完的文字不會主動展示出來,也不會成為同學之間的話題。一班然應該不會沒事去閱讀同學的文章吧?
所以我實在很羨慕能用其他方式表達的人。我還記得國中時班上一位女生,朗讀技巧超強,人也漂亮。每次她一開口,教室氣氛立刻變了,古文彷彿變成一場戲劇,即使課文再無聊,全班也都立刻全神貫注聆聽。
那是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「擅長表達」是一種魅力。
而寫作呢?只有老師知道你會,沒有舞台,也無人喝采。
但這一切在自媒體時代後改變了。
只要有平台、有媒介,會寫作就不再是孤獨的才能。你的文字可以被看到,你的觀點可以被傳遞。你不再只是寫給老師看,而是寫給整個世界看。
我很喜歡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說明影響力的來源:
影響力=你的想法 × 媒介 × 平台
- 想法:代表你的專業與洞見
- 媒介:你用什麼形式來傳遞,例如文字、影像、聲音
- 平台:你的內容在哪裡被看到、被放大
在經營個人品牌時,到底該用哪一個平台起步?
選擇標準:兩大關鍵考量
選擇平台時,有兩個關鍵因素值得你認真思考:
- 你的目標受眾在哪裡? 你想影響的人活躍在哪個平台?是習慣看短影片的消費者,還是習慣看文章的職場專業人士?
- 你的表達優勢是什麼? 有些人像我提到的國中同學,用講的就充滿魅力,適合影音媒介。 有些人擅長邏輯思考與文字表達,那就適合文字平台。
最重要的是:選一個你覺得最自在、最能長期經營的平台。
個人品牌不是一場短跑,而是一場長跑。你要的是能夠持續表達自己想法的空間,而不是三天打魚、兩天曬網的挫敗。
媒介的選擇,取決於你專業的「產出型態」
例如:
- 如果你是服裝設計師,作品主要是視覺輸出,那麼圖文類型的媒介(如 IG)就非常合適。
- 如果你是教口說英文的老師,你的聲音本身就是能力的展示,你的口語能力能被聽出來,那麼 Podcast 或 YouTube 是很好的選擇。(我就很常滑到一些,糾正單字的唸法的影片,雖然我總是耳朵聽懂出差異,但唸不出來🤣🤣)
但如果你的專業本身不是明確的視覺或聲音型態,例如你是會計師、塔羅老師、軟體工程師,選什麼媒介其實都可以,關鍵是選擇最能簡單清楚表達你想法的媒介。
為什麼選擇 LinkedIn 作為個人品牌的起點?
如果你問我:哪一個平台最適合專業人士開始個人品牌? 我的答案一定是:LinkedIn。
原因很簡單:
- 這裡聚集的就是你想影響的受眾──專業人士與潛在客戶
- 這裡的內容以專業為主,不會被娛樂短影音淹沒
- 文章有較長的壽命週期,不是一刷就消失的短效貼文
- 最重要的:它直接連結到你的職業身份與專業形象,是建立「信任」最快的地方
從想法到影響力的實踐
影響力=你的想法 × 媒介 × 平台
如果你有專業想法,也偏好用文字來表達,想建立職涯的信任感,那麼我誠摯推薦你來參加我的課程:
《LinkedIn 個人品牌寫作》實戰課
在這門課裡,你會學到:
- 如何運用 AI 協助寫作,但保有你自己的風格與觀點
- 如何選題、架構與下標,讓讀者願意點開並看完
- 如何寫出讓人信任你專業的 LinkedIn 貼文
- 最重要的是:如何把文章寫得快、寫得穩,讓你每週都能持續產出,不中斷、不壓力山大
你不再只是發文,而是真正建立起屬於你的專業影響力。
現在,就開始你的個人品牌旅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