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我的「LinkedIn個人品牌課」的第一步,是和你一起確認你想傳達的價值?

因為沒有實質能與「其他人」交換的價值,個人品牌就會變得虛無飄渺。舉個例子,如果有人走到你面前說:「我們公司的品牌理念是帶給別人幸福,請相信我們可以照亮你的人生」,你八成會想翻白眼。

但如果擁有具體價值交換,就會更踏實,例如: 我想透過低敏烘焙,給你早餐時光帶來幸福,作為啟動你每天的能量。

如果你的貼文只用形容詞、或者常見的軟實力,卻沒有將把你的個人能力、能幫助別人解決的問題連結,個人品牌就會讓人覺得「太過虛幻」。

所以想建立個人品牌,首先要列出能明確解決的【痛點】後,再來思考【什麼是你的優勢】,最後才能寫出能【傳遞優勢】的貼文。

以我的<LinkedIn個人品牌課>為例:

🌟想要解決的痛點:幫助總是無法寫出自己優勢的人,理解如何定位貼文主軸,寫出引發共鳴的貼文。

🌟我的優勢:數據工程師背景,擅長邏輯拆解與步驟說明,能結合故事性和理性的表達方法。接下來,我的每篇發表都聚焦於教大家如何寫LinkedIn文章,強調【方法、步驟、邏輯說服】,慢慢讓別人對我產生印象。

個人品牌是透過一篇、兩篇、十篇,慢慢堆疊而成。我的強項不是靠用雞湯文宣傳:「快點開始寫作就對了,你是最棒的、發揮你的優勢,我們一起努力累積寫作習慣」,因為理性說服、拆解結構才是我的優勢。

有了解決痛點和定位品牌後,除了要累積和醞釀,還需經過市場慢慢發酵。當我的「教學品牌」建立起來後,我再來思考品牌能不能槓桿其他事業。因為市場認識我的方式是:「Silvia是那位教個人品牌寫作LinkedIn老師啊!」,也清楚地知道我的定位和優勢,所以可以更容易地擴大自己的業務範圍。

例如:

1️⃣橫向槓桿:開設不同寫作課程,如商業寫作課、行銷文案寫作課。

2️⃣縱向槓桿:各種LinkedIn教學,像是針對一般上班族、公司、接案者的LinkedIn經營教學。

就像Apple先做出Mac電腦、iPhone後,再推出iPod、Apple Watch,其他商品都能被Apple這個品牌槓桿起來。

經營LinkedIn,可不是隨興想要殺時間,幾乎每個人都是要希望獲得機會,不管是更好的工作、擁有面試機會,還是找到客戶合作。以我為例:讓任何一個「尋覓寫作老師」的人找上我,才是我經營LinkedIn的目的。

所以,個人品牌是槓桿,但不是你的價值起點。你的價值必須與解決痛點連結,光有某種精神或個性,很難與別人做價值交換。建立個人品牌的正確步驟是:

1. 確定你能解決的具體痛點

2. 找出你的獨特優勢

3. 持續產出有價值的內容

4. 等待品牌口碑建立

5. 利用品牌效應進行擴展當

你真的能為他人帶來價值時,你的個人品牌自然會成形,成為你職涯發展的強大槓桿。但在此之前,專注於成為那個值得被品牌化的人。個人品牌不是浮誇的自我宣傳,而是你真實能力和價值的放大器。

如果糾結在「我的個性是什麼」「我的風格是什麼」,那麼要在LinkedIn上看到成效非常困難。先把注意力放在寫出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文章上,所以怎麼寫出能讓人感受你解決問題能力(價值)的文章,不千篇一律、又有故事性,還能引發共鳴,相當重要。

Review Your Cart
0
Add Coupon Code
Subtota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