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接觸過的學生當中,大家經營 LinkedIn 幾乎都是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機會。大家想像的劇本通常是:「在LinkedIn經營個人品牌、展現專業能力、爭取面試機會,除了人力銀行之外,多一個求職管道。」

不過我發現 LinkedIn 的職缺其實蠻侷限的。可能是因為我的背景的關係,演算法總是推薦我工程師相關職缺。可是我以前在生技醫療業工作,照理說應該要看到相關職缺才對,但完全沒看到耶!所以我大膽推測,LinkedIn 上並非各種工作都有對應的職缺。

要在 LinkedIn 上獲得更多機會,其實要看台灣企業在這平台上獵才的普及程度,畢竟還是得符合供需原則,或許工程師相關的職缺還是占大多數。以上純屬我的看法,這部分我不是專家,就讓其他人來深入討論吧!但可以確定的是,『經營個人專業形象』能幫助你和同業交流,在面試前後的背景查核時也能加分。

大家都很清楚要在LinkedIn上多聊聊自己的領域專業,可是說真的,不是每個人都很熱愛自己的工作!

要在不喜歡的狀況下,發表這個領域的貼文真的很痛苦。想當初我對生技醫療領域也是完全提不起勁,我下班後其實也沒什麼關於生技業的想法可以討論,我只在乎的實驗什麼時候會做完。

如果你也是不想在LinkedIn聊本業,那 LinkedIn 還能怎麼玩呢? 我最近的新嘗試是:提供「專業服務」!

過去我確實靠 LinkedIn 得到不少數據工作的面試機會。不過今年開始,我轉型提供文案服務和 LinkedIn 貼文教學,用 LinkedIn 來行銷自己的專業服務。

成果雖然普通,但 2024 年一個月下來能額外增加 3000元~5000 元收入,對我這種小市民來說真的很有感!除了這個之外,我因此認識了好多不同領域的專家,這個收穫讓我覺得十分開心。

所以如果你的工作領域很難在 LinkedIn 發揮,或是你對工作已經生無可戀、下班後根本不想提起你的本業工作,不妨試試看規劃一個『非本業的』專業服務。用 LinkedIn 來建立信任感、打造品牌形象,順便推廣自己的服務。

接下來我會持續分享我的經驗!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朋友,歡迎繼續追蹤我喔。

⭐️ 個人品牌文案教學服務/文案寫作,歡迎私訊

Review Your Cart
0
Add Coupon Code
Subtota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