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當主管的時候,想要招募新人,挑出面試者的過程如下:

(1)第一輪,由人資根據人資專業來篩選

(2)第二輪,再由我(用人主管)挑出面試的候選人。不過我每次都不知道要怎麼挑,也對那些履歷沒什麼感覺。

回想那些「第一輪篩出的履歷」,長得幾乎一模一樣。總之,每個人都「如此恰好,剛好所有經歷都符合我們需求」。我在想,是不是因為「調整履歷,以符合職缺的工作描述和職位需求」已經成為基本常識

雖然履歷長得幾乎一樣,但是只要進到面試,我實際看到那些求職者、並互動後,我就能判斷哪些人適合我們團隊,而且很神奇的是,事隔多年,我對某些面試者特色都還很有印象。

畢竟人就是動物,對於[感官]接收到的訊號,絕對比履歷上的冰冷數字深刻。

好比我是數據分析師,要我來寫寫我最近做的專案,幾乎就是有個公式:

(1)先講一個華麗的專案成就: 從數據找到什麼洞察結果

(2)這個結果引導到什麼商業決策,帶來多少效益,而且一定要數值化

這些內容連我自己都看膩了,搞不好跟「對面棟大樓的數據分析師」做的都差不多,很難指出到底誰比較厲害,我敢保證人資和獵頭絕對比我們更膩

所以最後大家可能就會很茫然地在追證照數量、還有比現職公司名氣,甚至還會努力地增加一些項目,求人資對我們有印象,像是「有四個數據黑客松大賽獎盃」,但是對方公司最在意的搞不好不是這個,因為目標職缺的公司沒有要員工去參加比賽,他們搞不好更在乎「你對數據工作有沒有sense」。

那究竟該怎麼讓人資、獵頭有印象呢?

「想讓人有印象」代表你必須展現「專屬你自己的特色、別人無法模仿的那一面」,彷彿面對面聊天互動。請你回想看看,你公司的同事們,同職位、同職務、同年資、做同一個專案的A和B兩個人,給你的感覺和形象一樣嗎?

我想答案是否定的。他們展現出來的特色一定不同,搞不好你還會為他們兩個貼個小標籤,A同事就是個很會統整資訊的人,B同事思考很快速、是個探照燈般的存在,為為專案難解問題照出一條路。

所以,你的特色本來就長在你身上,你同事、主管都看見了,也為你貼了個標籤,你應該在LinkedIn呈現你這個標籤,這樣人資獵頭才會覺得你「有特色」,搞不好你的特色很適合進行某個專案。

反正獵頭跟你聊個半小時,獵頭大概已經知道你的履歷可能會怎麼呈現比較好,甚至我還遇過不少想幫我修履歷的獵頭,精修履歷他們絕對比你更專業!所以與其努力和大家拚死拚活地比較技術(還可能換來句overqualified),倒不如盤點自己的特色,展現你與[職缺]產生連結的一面。

如果你也想要從你的經歷挖掘你的個人特色,用貼文來獲取讓獵頭好印象,獲得好職缺的第一手消息,只是還不知道如何開始,可以參考我的LinkedIn個人品牌文案服務,讓你更容易被看見!

Review Your Cart
0
Add Coupon Code
Subtota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