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及優勢與能力的迷思


有些人在寫LinkedIn貼文時,會不斷提及自己的優勢和能力,像是「團隊合作」、「解決問題」、「帶領團隊」、「提升效率」、「積極主動」、「擅長溝通」、「跨部門協作」。


直覺地認為「多提自己的優勢和能力,可以在別人心中留下好印象」。

但是在貼文裡,並不會有人寫自己「我就是難搞豬隊友」、「這個月我又拖累團隊進度30%了」,所以用的就都是那幾個詞彙。

常見問題與低效貼文的解析


當每個人都寫差不多的【能力】的時候,其實寫了等於沒寫,因為實在是沒印象。在我的貼文寫作課當中,我會拿一篇別人寫過的文章,然後拆解這篇貼文,然後大概過半小時,我會問同學「你還記的這個人特色嗎?」

還真的不會有印象,這告訴我們「這篇貼文有效性就比較低」,因為整篇都是那些「常見的職場能力」。

這是很可惜的,因為工作經歷了那些風雨和鍛鍊,並且為累積了成就,最後寫成貼文,但卻淹沒在一模一樣類似的貼文裡,在讀者心中只存留10分鐘。那我們怎麼期待「未來有你心儀的工作和合作機會的時候,別人第一個想到你?」

還有一種是「老生常談」,我請ChatGPT生一點給我例子:

1️⃣ 每個人的成功之路都不同 – 不要和別人比較,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。

2️⃣善於溝通是職場必備技能 – 有效的溝通能夠解決許多問題,並促進團隊合作。

3️⃣不要害怕改變 – 改變是不可避免的,適應並擁抱改變才能走得更遠。

這些可能的確是你的工作智慧結晶,但是只寫老生常談,大家會覺得有老人味,很難發揮經驗的價值。

如何提升貼文的有效性


不過,不PO這些內容到底要寫什麼?

其實還是寫一樣的東西,但職場能力標籤 一定要用「具體發生的事例包裝」,而且必須是只有「你才寫得出來的事例」。

最佳方法是:讓大家讀完你的貼文後,在腦海中自然地出現「這個人好會解決問題,我收穫好多」,應該是【由讀者幫你貼上】這個標籤,這個印象才會長久,你自己主動貼沒用。

我好幾次跟別人對談的時候,對方主動跟我說「你文章寫得很棒!」,「你文章好有畫面感!」,這些標籤是由讀者貼上的。

如果我每天發貼文,貼文都只寫「我寫的文章真是一針見血」,那應該也沒人要信,只會覺得這個人在自吹自擂。

我可以理解為什麼寫貼文的時候,會不小心落入「滿是形容詞」的貼文,因為我們擅長歸納重點和下結論,內心會覺得「因為我經歷這些事,所以我現在已經有了這個能力」,所以問心無愧地有這個 「能力標籤」。

但是當你貼文力只提能力標籤、另外一個人也只提能力標籤,當大家都一樣時,只好又回到比誰是名校出身、誰現職的招牌響亮的比較方法。


我會很鼓勵大家寫出「你進化的過程」,進化過程才能讓大家對你印象深刻。也因為每個人遭遇的人事物不同,所以「你的進化過程」貼文就會擁有你的獨特性。

Review Your Cart
0
Add Coupon Code
Subtotal